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贵州石油深挖信息系统潜能,推动信息系统深度应用和优化改造,积极开发应用机器人技术,集成安全管理系统,打造自动化油库
数字化管理推动销售业务高效运行2021年04月1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彦钧 郑照龙 施延吉
王彦钧 郑照龙 施延吉 3月,贵州石油在2020年系统提升加油站、油库现场工作数字化水平基础上,组建信息化运营方面的系统建设组和问题查找组,逆向审视和研究信息系统的不足和缺陷,持续推进信息系统建设、迭代和深化应用,提升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深挖系统潜能,数字化管理助力企业高效运行。 开发应用机器人技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原来需要16~18个人干的活,现在通过清账机器人就能全部解决,为财务人员省了不少力。”提到财务机器人,贵州石油财务资产部经理助理殴英斌赞不绝口。 去年10月,贵州石油与共享服务公司合作开发的财务机器人上线运行,该机器人只用花2小时便可完成一次全省1000余座加油站的财务清账、差异清账业务,可减轻员工近40%的工作量,月替代人工劳动超100小时。 贵州石油自主开发了数质量监控机器人,用于监测加油站液位仪中心平台及发油系统。机器人通过监测液位仪接口状态、发油稳定性和进货验收情况,核查和发送油品检测信息,有效提升了进货验收准确率,油品指标复核率和识别错误率均达到100%。该技术被评为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企业2020年度十大创新事件。 针对零售工作中加气站发货问题,该公司还联合开发商开发了零售机器人,能有效监控和发送加油站日超定额损耗数据,自动比对加气站ERP发货过账数据与零售管理系统加气站购进数据。 集成安全管理系统,切实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安全系统集成后,系统录入时间从45分钟减少到10分钟以内,比原来快太多了。”贵阳石油分公司市南站站长徐慧说。 安全系统集成前,针对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基层加油站、油库需要在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系统、政府“双控”系统和云平台三个系统中重复录入,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也给生产经营工作带来了安全隐患。 为提升风险防控能力,2020年下半年,贵州石油完成了三个系统的集成,实现基层员工安全及管理信息统一录入、审批和分发。 “三个系统集成,一是打通了数据通道,将云平台作为信息录入的唯一窗口,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安全性和可控性;二是优化规范了数据上报流程,分层级、分线条建立有效的风控体系;三是能充分发挥考核奖励指挥棒作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实现科学评分和自动排名,梳理排查清单,搭建标准化数据库。”贵州石油安全专家潘朝介绍道。 打造自动化油库,提高安全生产监测水平 “油库自动化改造后,收发油效率提高了,也降低了发油损耗,原来线下完成的重大作业都变为了线上跟踪,一个系统可以了解当前的库区系统和库内作业的运营情况。”4月7日上午,安顺油库主任蔡潇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贵州石油以安顺油库为试点率先启动油库自动化项目,打造自动化油库。自动化油库项目将油库接卸、发货等作业操作票、重大作业通知单信息化和移动化,实现公路自动发油和油库运营审批流程电子化,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环节,有效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 油库自动化项目可以实时预警减少发油超差。发油前,系统自动比对过账密度与储罐实时密度,如有超差油库将自动报警并停止发油。此外,该项目还开通了安防联动与行为识别等智能监控领域系统,实现了7×24小时实时监控,最终达到作业流程标准化、统计分析自动化、业务过程数据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