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食堂里吸油烟机的“呼呼”声、锅中汤汁的“咕嘟”声、炒菜发出的“欻啦”声、锅碗瓢盆碰撞的“叮当”声、水龙头流水的“哗啦”声,组成了沙漠工地最美妙的乐章

非洲工地中国“大厨”显身手

2021年04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许建峰
16.8K

谢红斌正在处理烤全羊。

    ●许建峰 文/图

    沉寂的撒哈拉沙漠被夜幕笼罩,地球物理公司国际业务发展中心阿尔及利亚项目营地与浩瀚的夜空共同守候着繁星点点,单峰驼在营地四周漫不经心地散步,循着食物的香味边走边嗅。

    凌晨5时,四周静悄悄的,项目营地50平方米的厨房里,锅碗瓢盆叮叮当当不停歇地响着,好不热闹,打豆浆,炸油条,熬粥,蒸馒头……谢红斌和他的阿尔及利亚帮厨们已像往常一样,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为大家准备早餐。

    “谢大厨,什么时候可以烤串串?”

    “大厨,怎么办?我又胖了!”

    “我都要感动哭了,总算吃到了我心心念念的炸油条!”

    早上7时,SINOPEC311队的队员们陆续进出食堂,一边享受着热气腾腾的营养早餐,一边和食堂的中餐烹调师谢红斌调侃。等队员们以风卷残云之势把早餐消灭后,谢大厨和帮厨们迅速清洁碗筷,收拾餐厅和食堂操作间,然后马不停蹄准备午饭、晚饭,紧张的节奏将一直持续到晚上。

    在异国他乡,食材品种有限,能在市场上买到的蔬菜基本上只有胡萝卜、土豆、洋葱,因为担心菜的品种过于单调,平时他就和大家一起在营地里开辟小菜园,种些黄瓜、西红柿、辣椒,虽然做不到自给自足,但是偶尔当个“零食”,或者给队员开次“小灶”还是可以的。

    谢红斌在海外项目掌勺十几年,每天除了做饭,就是在绞尽脑汁排兵布阵,琢磨怎么才能变出花样让队员吃到不一样的菜,功夫不负有心人,尽管条件有限,他却总能把握住队员的“吃货”属性。早上,稀饭、包子、馒头、花卷、茶叶蛋,每天都不重样,他说早餐最重要,一定要让队员们在早上吃饱吃好。

    每天快到中午开饭时间,总有一些“馋虫”队员按捺不住好奇心,要先去厨房瞄上一眼,然后回来为大家扯着嗓子广播:“中午是孜然羊排、水煮鱼片、麻婆豆腐、芹菜豆干,那羊肉可真香!水煮肉片看着也下饭,待会儿我可得多吃点。”

    晚上,辣子鸡、小炒牛肉、绿豆稀饭、打卤面、素炒冬瓜……望着这一大桌家常美味,大伙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快朵颐,等热气腾腾的米饭端上来后,这一大桌家常菜饭很快就被一扫而空。对SINOPEC311队来说,“光盘行动”就是队员们的日常。看着空荡荡的菜盘,谢大厨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心底默默记下了受欢迎的菜品。

    除了做饭,教外籍徒弟做饭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先将发好的面团在案板上反复用力按揉,把原本粗糙的面团慢慢揉至表面光滑,等面团揉好后,再将面团捏成长条状,切成等量的小块,用手掌揉成圆圆的馒头生坯,放进蒸车……”谢红斌边讲边示范。

    因生活方式、卫生习惯、文化背景等差异,如何教阿籍帮厨做中餐成了一道难题,为此谢大厨着实费了不少脑筋,下了一番狠功夫。首先就是手把手教帮厨们如何安全使用蒸箱、绞肉机、压面机、消毒柜等设备;其次是从备菜、洗菜、切菜、炒菜、和面、发面、蒸馒头、包饺子、炸油条和取、挑、洗、切、煎、蒸、煮、炸等步骤入手,反复示范,让他们熟悉中餐加工的流程与技巧,再慢慢上手独立操作。

    在谢红斌的精心培养下,帮厨们的烹饪水平很快便令人刮目相看。“项目完工后,我准备在家乡开个中餐馆!”阿籍帮厨阿布杜·嘎德对自己的手艺信心满满。

    “做一个‘爱粮人’,拥有一颗‘爱粮心’,杜绝浪费,从我做起。”这是谢红斌平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严格执行餐前报饭制度,动态调整季度、月度菜谱,确保伙食好、饭量足、无浪费,提醒大家不多打、不剩余、清光盘。

    “小张不吃羊肉,小李不吃鸡肉,老王不吃辣椒……”谢红斌会把所有人的饮食习惯一一记在心里。每次到开饭的时间哪些人回来了,哪些人没有回来,他心里都有谱。在施工一线还没有按时回来的,他还挨个打电话询问,然后把饭菜给队员们留着。

    夜幕降临,撒哈拉沙漠的夜空繁星闪烁,月亮露出了顽皮的笑容。累了一天回到营地,SINOPEC311队的队员们偶尔会在营地进行烧烤。谢宏斌会提前把食材都备好,让大家吃饱喝足,一顿简单的烧烤,便能纾解坚守工地的队员们心中的乡愁。谢红斌说:“平日里的聚餐,不必是山珍,也不必是海味,只要用心去做,哪怕是最简单的食材、最朴素的烹饪,也能让大家感到家的温暖。”

    三尺灶台油与火,一尺炒勺满锅春。对于谢红斌而言,每天都是快乐的。食堂里吸油烟机的“呼呼”声、锅中汤汁的“咕嘟”声、炒菜发出的“欻啦”声、锅碗瓢盆碰撞的“叮当”声、水龙头流水的“哗啦”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沙漠工地最美妙的乐章。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