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吴振华 “愁油”克星2021年04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锁扬 雷从营
稠油、“愁油” 面对这道世界级的加工难题 他在装置区里摸爬滚打、求索创新 牵住安全生产的“牛鼻子” 摘下节能降耗的“甜桃子” 扛起赶超一流的“大担当” 破解出一个个“愁油”加工的密码 他说: “再小的事情认真干,琐碎的事情用心干。” 张锁扬 雷从营 塔河炼化公司加工的重质稠油,具有黏度、密度超高和硫含量、盐含量、沥青质含量大的“劣性”特点,是一道世界级的加工难题,常被人称为“愁油”。炼油第一作业部经理吴振华和他的技术管理团队,用一套套“塔化方案”,破解出一个个“愁油”加工的密码,保证了设备安稳运行。 电脱盐是原油加工的首道工序,如何把盐对设备的腐蚀系数降到最低,是保证设备安稳运行的一个难题。多年来,由于塔河原油盐含量起伏不定,脱盐收效甚微。 “如果我们的目光只盯在脱盐上,研究方向就进入一个死胡同,扩大战果必须综合考虑、寻求突破。”2019年12月,集团公司举办电脱盐交流会,吴振华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大胆提出新想法。这让专家开始重新审视攻关方向。之后,大家另辟蹊径,对电脱盐的温度大小、破乳剂筛选、反冲洗方式、电场强弱等方面做出大幅调整。 2020年1月开始,1号焦化装置根据原油性质分阶段实施提高电脱盐入口温度、提高电脱盐界位、优化注水及破乳剂浓度等措施后,不仅原油脱后含盐量大幅下降,而且破乳剂耗量与同期相比下降近60%,节省费用70多万元。 常压焦化装置是原油加工的龙头,也是耗能大户。吴振华把目光锁定在1号焦化装置一年一次的烧焦上。他们从优化工艺操作、细调蒸汽、燃料气用量入手,通过精细炉管吹扫蒸汽量和三点注汽量的方法,最大限度缩短停炉吹扫时间,并优化操作多产3.5兆帕蒸汽。烧焦当月,装置能耗比上年同期降低0.77千克标油/吨,创同等工况下历史最好水平。2020年,1号焦化装置在集团公司专业竞赛排名中跃升到第四名,创公司历史最好成绩。 稠油、“愁油”,愁的不仅仅是加工难度和成本,更有各类安全风险。最大的风险点在哪里,吴振华就出现在哪里。 “吴经理,分馏塔顶循泵进出口跨线阀出现阀体泄漏!”2020年2月6日晚,吴振华接到2号常压焦化装置长卢秋旭的电话。 现场状况让吴振华心中一紧:泄漏点还在“嘀嗒”落油,挥发的油气已形成一层薄雾,不断挥发的130摄氏度高温汽油,在空气中极速聚集,周围是正在运行的机泵、加热炉和高温设备,闪爆风险越来越大。 “无关人员马上撤离现场,装置准备切换流程,把泄漏的顶循油收到污油罐!”详细观察后,吴振华认为闪爆是最大的风险,必须尽快“釜底抽薪”。 “吴经理,顶循油温度高,如果送轻污油罐,肯定会超工艺卡片温度,危险性太大。”装置技术人员提醒。 “执行指令,我负全责!”吴振华自有考量。一来正值冬季,高温油经过运转和传输,进污油罐温度不会过高;二来清污油罐内不含水,高温油进入罐内不会产生突沸现象,整体安全有保障。 果然,半小时后管线内油品排完,空气中的油雾慢慢散去,险情逐步解除。 “不愧是‘愁油’克星!”有人不禁感叹。 临阵时刻的镇定自若,是吴振华与稠油打交道22年的经验总结。“再小的事情认真干,琐碎的事情用心干”是他的工作信条。 生产上的硬汉,面对家人满是愧疚。去年,吴振华70多岁的双亲因病多次住院,当时装置低负荷生产风险高,作为负责人,他必须盯守在岗位。到了年底,母亲又不慎摔伤脊椎,几个月起不了床,他还是没能陪护在身边。倒是同为石油人的父亲宽慰吴振华:“专心工作,别记挂,家里还有我和你姐呢!” 在与稠油打交道的22年里,吴振华的两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为加工塔河稠油、提高企业效益蹚出一条路,他本人也被授予集团公司“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