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全力推动人力资源价值提升

2021年04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陈东升
16.8K

陈东升

中原油田作为一家开发了40多年的老油田,“油少人多、结构性缺员”这一主要矛盾尤为突出。如何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这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做出有益尝试。

深化改革、对标一流是中原油田最根本的发展动力,要对标先进,持续提升劳动管理效能。在优化组织机构上,我们学习借鉴胜利油田、江汉油田等兄弟企业的先进做法,压缩油气生产单位管理层级,精减机关和机关直属单位机构设置,在采油管理区试点推行“一室一中心”,减少机关及后勤辅助业务用工占比,推动集团公司改革管理重大部署落实落地。

如何让富余人员“走出去”?激励机制必不可少。中原油田持续以“三定”为抓手,建立用工总量、组织效能与工资总额挂钩的管理机制,推动采油厂等单位做实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让单位内部员工先“动起来”。同时,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转岗培训等方式打通不同工种壁垒,引导员工向高效岗位流动,让员工真正“走出去”创效。

调整工资总额管理方式,是我们为发挥薪酬激励导向所做的突破。我们实施工资总额全口径预算管理,简化工资总额核定程序,下移管理重心,赋予单位经营自主权,强化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同向联动。在优化人工成本管控上,推动组织架构、用工总量、考核兑现等工作一体化优化,提高人工成本的运行质量和使用效能。这项工作推进时遇到了不少阻力,但实施效果好,员工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总的来说,这些制度的落实激励了大多数员工,让大家愿意“走出去”。可要想维护来之不易的外部市场,油田的内生动力培养不可忽视,尤其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抓管理、创效益的能力,以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承揽重大课题、科研攻关能力。人才强企工程的落地,就是要提升这部分人才解难题带团队的能力。分领域、分专业、分工种、分等级建立人才梯队,才能满足油田内外部市场发展需要。

(中原油田人力资源部经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