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技术攻关助炼油装置绿色生产

2021年03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杜建文 付安军 夏建伟 彭 展
16.8K

    杜建文  付安军  夏建伟  彭 展

    近日,国控点催化烟气在线监测表数据显示,巴陵石化炼油部炼油装置催化外排烟气中的NOx(氮氧化物)含量降至100毫克/标准立方米以下,满足绿色生产要求。这是炼油部在年初大检修中配套实施的技改项目,解决了炼油装置的环保难题。

    技改前,受制于装置工艺技术,该部炼油装置催化烟气NOx排放是困扰生产运行的瓶颈问题。该部在前期调研和技术交流中了解到,由于现场空间受限,几个成熟脱硝技术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实施难度大。

    为确保实现达标排放,该部成立以技术室牵头,生产室、设备室和炼油装置参与的攻关团队,从优化工艺操作、技术改造等方面探索并综合分析,最终选择源头治理的技术路线,即在CO(一氧化碳)焚烧炉燃烧工艺环节减少热力型NOx的生成。该改造路线可实施性强,在不增加运行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回收烟气化学能。

    在技术攻关中,该部结合装置实际情况,提出改造的具体结构形式,并应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流场模拟技术进行结构二次优化和NOx生成量模拟计算,找到最优结构和参数控制区间。改造实施过程中,该部严把安装质量关,确保按图施工,避免安装偏差对燃烧过程产生影响。

    3月,巴陵石化炼油装置检修后一次开车成功,CO焚烧炉燃烧器结构优化及相关技术改造也同步投用。经过优化再生烟气CO浓度、炉膛总氧含量等关键参数,催化烟气中的NOx成功实现达标排放,助推绿色生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