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她心中有一个梦想,就是多角度地“描绘”出普光气田,有机会举办一场个人画展
大巴山里的“姐妹画室”2021年03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范永光
□范永光 文/图 三月的大巴山区,山间坡地上的油菜花开得正旺,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样子。 在这醉人的金黄之间,有一抹“石油红”十分鲜亮,只见她手握画笔,凝视画板,时而眯起眼睛用画笔测量远处静卧在花丛中的净化塔高度,时而用摆放在脚边的五颜六色的颜料轻轻涂抹,一幅《气田春晓图》瞬间被勾勒出整体的轮廓。 她叫汪亚楠,是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普光气田采气厂计量化验站的油气分析化验工。 汪亚楠是“油三代”,大学毕业后先是被分配到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采气管理区,后来响应油田支援普光气田开发建设的号召,来到位于四川的普光气田转岗干起了油水分析化验工。 在普光气田工作12年,汪亚楠干过化验工、政工员、安全监督员,无论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她所在的计量化验班还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 “我在普光气田工作很充实,业余生活也很丰富。你看,远处的山,遍野的花,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高耸的净化塔,盘旋的输气管线,多像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这样的景色我用画笔画了十年,每一次画,心情都不一样,每一幅景色都不一样。”汪亚楠指向远处,开心的样子洋溢出对生活满满的爱。 汪亚楠十分珍惜眼下这遍地“短暂”的金黄。工作之余,她就带上画架和画笔,只身走进金灿灿的油菜花海,放飞心情,描绘梦想,把高耸入云的天然气净化塔拉进画框,把纵横交错的天然气管网铺在画中,把开采洁净能源的“石油红”融入画里。 汪亚楠创办了一间“姐妹画室”,十几平方米的空间摆满了画架、画板、颜料、笔刷、笔洗、调色板,房间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用镜框装饰好的油画作品,角落里的纸篓里也有很多废弃的半成品。 “这是我的绘画工作室,也是我原来的宿舍。在单位的支持下,我组建了普光采气厂国画兴趣小组,目前已有58名女工了。”汪亚楠兴奋地介绍。 普光气田位于大巴山深处,生活比较单调。 “过去,我们下班无所事事,不是躲在宿舍睡大觉,就是三五成群在外瞎溜达,汪亚楠就不一样了。”兴趣小组的一名女工说。 原来,绘画是汪亚楠的业余爱好,为了打发时间,她从网上买来绘画用品,利用业余时间开启了自己的“绘画梦”。她把绘画作品融入工作中,先后完成了《漫画普光》《科普普光》《雨中计量工》《气田战“疫”掠影》《攻坚创效的“红工衣”》等系列作品,这些充满普光气田开发建设元素的作品被制作成微信、微博在人民网、央广网、搜狐网、中原网等媒体客户端展播。2018年,《石化女工》等作品还在集团公司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网上书画展中进行了展播。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汪亚楠主动与单位女工组织配合,开办了“艺术小课堂”,向身边的女工传授国画知识,教她们练习画国画和彩色铅笔画,丰富了她们的业余生活,搭建了一个可以展示才艺的平台。 “我最近学画了一幅《荷花》图,打算下个月轮休回家时送给丈夫,叮嘱他在工作中要养成‘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女工张作丽笑着说。 “我用彩色铅笔画了一幅儿子的肖像,作为十周岁的生日礼物,休假带回去送给他。”女工黄晶晶说。 今年春节期间,汪亚楠和这些在普光气田会战的姐妹们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组织“姐妹画室”和“艺术小课堂”的成员,举办了“迎新抗疫、奔向未来”绘画展,制作展板10块,展出绘画作品163幅,成为普光气田庆贺新年的一道亮丽风景。 有梦就不怕远行。对于汪亚楠来说,延续父辈们的“石油梦”和内心热爱的“艺术梦”缺一不可,她一直用实际行动去追寻,一刻也没有停止。 汪亚楠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多角度地“描绘”出普光气田,有机会举办一场个人画展。 (以上为汪亚楠创作的一系列抗疫作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