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率先建立页岩气立体开发模式
“三层”精采页岩气2021年03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2021年1月1日,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焦页66号扩平台两口中部气层评价井测试求产,分别获得日产20万立方米和12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标志着继下部和上部气层成功开发后,中部气层开发也取得重大突破。 焦石坝区块立体开发调整分“三步走”。 第一步,规模动用下部气层。气田开发初期,主攻储量最丰厚的下部气层,到2015年底建成50亿立方米年产能。 第二步,立体开发上、下部气层。2017年起,科研人员根据工艺技术集成、地面工程优化和经济评价,对焦石坝区块上、下部气层进行立体开发调整,即在龙马溪组下部气层原有井位中间取点,部署气井,密栽“采气树”,同时在龙马溪组上部气层部署气井,对井网纵向和横向上立体加密,实现上、下部气层同时动用。 第三步,立体开发上、中、下部气层。2020年,科研人员精细评价储量动用状况,优选焦页66号扩平台部署井位,主要评价中部气层页岩气产能和适应性工程工艺技术,探索上、中、下三层精细立体开发的可行性。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弄清储量动用和剩余储量分布状况,研究开发调整井在哪里部署、怎么部署、穿什么层位、用多长的水平段、间距多少等。”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人员葛兰说,“我们形成以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页岩气储量动用状况评价技术,解决了剩余气分布特征不清的难题,为立体开发调整奠定基础。” 明确储量动用状况后,他们以最大限度动用储量为目标,开展先导试验和动态监测,制定焦石坝区块页岩气开发调整井优化部署技术对策,确定调整井穿行层位、水平段最优长度,以及老井与加密井之间的合理井距。 通过持续强化基础研究、深化地质认识、精细潜力评价,涪陵页岩气田率先建立三层页岩气立体开发模式,编制国内首个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大幅提高了采收率,开发水平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