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集团公司持续推进“两金”压降工作,依法开展高风险应收账款清收工作

依法清收保障正常经营秩序

2021年03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余艳霞 王凌云
16.8K

余艳霞 王凌云

受疫情和市场因素影响,依法清收成为各公司应对疫情冲击、减少资金占压、实现提质增效稳增长的有效举措。为加快资金回笼、提升两金周转率,集团公司全系统企改和法律人员紧盯“两金”压降目标,2020年度清收回款18.78亿元。

今年,集团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利用法律手段开展高风险应收账款清收力度,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

多措并举,力争应收尽收

法律规定了多种催收方式,例如通知债务人履行义务,与债务债权人进行协商处理,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债权债务等。如果协商不能解决,可进行诉讼,如仲裁、起诉、申请支付令,申请债权人托管等。各企业针对自身实际,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催收债务,力争应收尽收。

西北油田因债务方民企破产,欠款清收难度极大,公司法律人员找准破产企业各类资产处置的有利时机,创新开展 “列入共益债务”“转让无形资产”等方式,破解清收难点,历经3年多时间将两笔共计1亿余元的破产债权全额回收,实现了3年以上历史欠款全部清零的佳绩。

胜利石油工程3起重大案件取得圆满效果。迪那1-3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争议采取当庭反诉、申请法院调取关键证据、采取保全措施试压等方式取得胜诉。吐孜4井钻井大包工程、欠款纠纷胜诉结案,挽回损失2300余万元,已回款2200余万元。土耳其协鑫项目458万美元款纠纷以和解结案,1月底已全部到账。

洛阳工程在常州富德项目工程款纠纷仲裁案取得超预期胜诉结果后,积极推进执行程序,在法院主持下达成执行和解,2020年底已回款2.5亿元,对剩余款项也明确了回收的时间节点和保障措施。

建章立制,规范清收管理

将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统筹起来,把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制度制定与执行并重,对清收债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南京工程制定《项目执行(进度、效益、资金)风险预警管理办法(试行)》,根据项目执行进度、资金回收比例、预期效益测算风险等5个维度有效防控项目执行中应收款项回收的风险。

上海工程积极建立应收应付款项风险控制联动机制,由此前的项目负责转为公司8个业务部门联动协调和控制,细化应收应付账款各阶段防控重点,有效提升资金收支管理水平。

国事公司以交易为基础,出台《市场化经营业务关联方管理办法》,并开发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内部各类信息系统和外部监管、执法、司法信息,对合同相对方的资信状况实施动态监控,落实“一债一分析”制度,采取措施发现、预警和处置异常债权,努力将风险消弭于萌芽阶段。

及早部署,有序推进清收

今年1月初,企改和法律部会同集团和股份财务部门,组织应收账款较集中的石油工程、炼化工程和国事公司就年度清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石油工程公司1月底专门下发《石油工程公司“两金”清收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清收职责,业务部门跟踪分析合同执行情况,对于异常应收款项,法律、财务部门采取措施、落实责任、制定方案,规定挂牌督办的领导每月听取进展汇报,分析存在问题,调整阶段性清收措施。对部分账龄长、清收难度大的应收账款,除采取尽职调查和法律评估外,将积极探索风险代理等市场化处置方式,在严格履行内部报批手续后,以公开招标方式选聘律所催收。

炼化工程公司2月初对存量疑难应收账款进行排序梳理,逐一组织编制疑难应收账款“一债一策”实施方案,对应收账款种类构成、增减变化、回收风险等情况进行逐项分析,特别是针对青海大美涉及公司6家关联企业的重大应收账款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建立多部门、多单位联动工作机制,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多渠道、多路径加快清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