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现代煤化工仍处于战略机遇期

2021年02月2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阮立军
16.8K

□阮立军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化工事业部主任

现代煤化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顺应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趋势,产业既有基础优势明显,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需面对巨大的煤控、环保及碳排放压力。

国家产业政策逐步明朗。作为世界第一大油气资源进口国,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立足能源资源国情,国家保障能源安全的指向明确,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国家油气管网公司也已成立,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提速,煤制气代输试点成功,现代煤化工有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强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大气污染防治提速,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已经明确。同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搬迁改造和化工园区整治力度不减,实行更加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能源消费管理和环境指标管理,全面管控水资源“三条红线”,能源消费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现代煤化工产业在用水、用能、环境指标方面获取难度进一步加大,碳减排压力巨大。

能源化工市场容量受限。国际油气价格长期低位徘徊,中东、北美低成本的油气、烯烃等产品将继续冲击我国市场。我国炼化一体化快速发展,沿海石化基地和一大批民营炼化产能陆续建成投产,产销趋于平衡,供给增速大于需求增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现代煤化工在中低油价下的竞争力和市场容量存在不确定性。

先进技术竞争日益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能源技术创新战略计划,非常规油气、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氢能源等技术进步十分迅速,如率先实现重大革命性突破,将进一步挤占现代煤化工的生存空间。

煤炭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我国煤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急需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钢材、水泥等大宗原材料价格相对走低,工程建设成本有所下降。现代煤化工产业作为延伸煤炭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应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技术自主创新更加活跃。先进新型煤气化、液化、热解、合成等关键技术不断涌现,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和乙二醇、热解-气化一体化等创新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关键泵、阀、催化剂等长期遭国外“卡脖子”的技术逐步被攻克,为现代煤化工新的技术路线注入持续发展动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