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1版:中国石化报01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胜利油田稠油

吨油成本下降1美元

2021年02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 佳 贾玉涛 崔玉娟
16.8K

本报讯 记者于 佳 通讯员贾玉涛 崔玉娟报道:近年来,胜利油田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努力实现效益稳产,2020年稠油产量达到445.9万吨,较上年进一步增加,稠油吨油成本下降1美元。

一直以来,稠油区块是胜利油田重要的原油产量阵地,每年产量有五分之一是稠油。随着原油开采程度加深,东部老区的特超稠油、薄层稠油、敏感性稠油等低品位稠油油藏成为开采重点,开采难度逐渐增加。特别是2016年起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加热炉燃料从原油改为天然气,开发成本被抬高。

胜利油田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降低稠油开发成本。在扩大产量规模方面,提出化学蒸汽驱技术,既控制成本又提高采收率,东部稠油老区连续两年效益稳产在440万吨以上,西部新区连续5年产量稳定。在压减注汽费用方面,他们瞄准提高注汽质量,研发改造能够提高蒸汽温度的锅炉,利用保温材料和隔热工艺,降低蒸汽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鼓励生产单位根据天然气价格采取削峰填谷的方式,节省注汽费用。在创新技术方面,围绕低成本开发和绿色低碳,持续探索可替代热采的冷采降黏技术,目前已推广应用到70多个井组,有效解决开发难题。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