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一往情深驻村路

2021年02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学仁
16.8K

吾买尔江和妻子在村民家辅导孩子功课。 李学仁 摄
第一书记丁保磊(后排中)临行前去看望帮扶家庭。张淮鑫 摄
枣儿在地里帮村民收棉花。李学仁 摄

    □李学仁

    吾买尔江在新疆柯坪县玉斯屯巴格勒格村驻村期满,即将与其他驻村干部一道踏上归程。村委会里自发前来欢送的村民络绎不绝,有的递来核桃,有的塞来鸡蛋,有的抱着鸡,有的牵着羊。“真舍不得你们走啊。”村民们用最朴实的行为,表达着最真挚的情谊。

    “乡亲们放心吧,我还会再来看大家的!”吾买尔江·艾力激动地与大家一一拥别。

    5年扶贫路,乡亲们亲切地叫他“木木”

    驻村5年来,吾买尔江几乎每个家庭都走访了不下20次,无论老小,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木木”,在他们眼里,吾买尔江就是自己的亲人。

    6小队的艾尼瓦尔·艾买尔一边给两头小牛打针,一边急慌慌地说:“牛的舌头长了疮,我要抓紧治疗,不能让木木操心。”

    艾尼瓦尔曾经是一名大车司机,因为交通事故导致欠债16万元,夫妻俩带着5个孩子,生活陷入窘境。

    吾买尔江2017年入户调查时发现他家只有一间房,7口人挤在一张床上,家里没有炉子,又阴又冷。他把情况向工作队做了汇报,大家给艾尼瓦尔家没有盖完的几间房盖了屋顶,打了地坪,买了炉子和电视,把两间大卧室隔成了4间小卧室。他还动手制作了一张简易沙发,经过一番收拾,艾尼瓦尔的家终于像个家了。

    工作队又想办法给艾尼瓦尔家买来一头牛,艾尼瓦尔一手牵着牛,一手握着工作队员的手,泪水夺眶而出,他的生活一下子充满了希望。

    “当年的一头牛已增至6头。到今年夏天,我准备卖掉几头,再贷些款,买一辆二手车,继续拉货,不能让木木他们再为我家担心了。”艾尼瓦尔看着圈里的牛喃喃自语道。

    最美驻村人,把时尚带到村里

    枣儿古·依明是托万巴格勒格村的驻村队员,她是一名维吾尔族女干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枣儿”,驻村也不知不觉满了3年。

    刚到村里时,枣儿觉得驻村时光过得奇慢。可就要离开时,却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临别前,她带着新的驻村队员来到穆塞巴·热扎克的裁缝店。

    “枣儿,听说你要离开村里了,我送你一件衣服,这是最新的样式,你一定会喜欢的。”穆塞巴高兴地迎了上去。

    “我特意来跟你道个别,你要好好地开店,把日子过得美美的,这才是我最高兴的事。”枣儿拉着穆塞巴坐下,跟她聊起了家常。

    时光回到3年前,枣儿刚到村里时发现有间裁缝店,进去一看都是老款式,有点纳闷。她问店主穆塞巴,为什么不做年轻时尚的衣服?穆塞巴闷闷地说:“我们这里的人土得很,时尚了没人穿!”

    枣儿知道,村里的女孩和妇女都喜欢美,也愿意追求时尚,只是缺乏一点勇气,需要有人带动。她对穆塞巴说:“你先给我做两件连衣裙,要求裙摆是开衩的……”

    过了几天,衣服做好了,枣儿约了村里的姐妹一块去。当她穿上连衣裙后,姐妹们夸个不停。她们轮流试穿,既喜欢又羡慕,纷纷要求按照枣儿的样式定做一套。

    此后,穆塞巴经常从网上下载时尚的衣服样式,主动为村里的年轻人推荐。大家见了枣儿,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在枣儿的关心下,穆塞巴的裁缝店生意越来越好,家里收入比当初翻了好几倍。

    从裁缝店出来,枣儿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感到一阵轻松。

    普通话学得好,人也越来越年轻

    “你看这是2019年刚来时的合影,我感觉你们比那时候还年轻。”在玉斯屯库木艾日克村,丁保磊特意去拜访了帮扶对象艾尼·木沙和玛伊热·萨拉木夫妇,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因为党的政策好,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人当然越来越年轻。”玛伊热说完,脸上泛起了红晕。

    2019年,刚到村里的丁保磊挨家挨户走访。当走进玛伊热家时,玛伊热正和丈夫因为家里没有收入在吵架。

    丁保磊当即联系了县城的一家药店,让玛伊热去当店员。几天后,玛伊热回来了,眼睛哭得红肿。他一打听,原来她普通话不过关,顾客来了没法介绍药品,只好辞职回家。

    丁保磊鼓励玛伊热学习普通话,并介绍她到扶贫车间。时间不长,玛伊热能用普通话简单交流了,又去羊毛衫厂应聘,被成功录用。她干得很起劲,不久当了小组长,每月工资也增加到2500元。

    艾尼也没闲着,他先是在工地当小工,后来又当起了小包工头,组织村民承揽了一些小工程,每月收入从2000多元增至5000多元。

    收入多了,笑脸也多了,玛伊热学习的热情更高了。去年夏天,她在丁保磊的帮助下报考了函授大专。

    “我们来驻村,并没有干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只是力所能及地帮村民做了一些实事。他们收入增加了,生活幸福了,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丁保磊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