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三方面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021年01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杨枝煌

2月1日,全国性碳市场将正式启动,向着我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迈了一大步。碳中和不仅是能源行业的努力方向,而且是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方面的根本要求。因此,碳中和必须注意统筹全局、分行业、分部门,按顺序做好加减法,推动打造“碳中和命运共同体”。

统筹全局方面,要统筹国际国内,既要兼顾全球规则目标,又要实事求是设定国内规划。特别是要将低碳发展要求融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相关专项规划中突出减排降碳内容,编制好低碳发展的专项规划。要统筹生产与生活,同时推进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要统筹加减法,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通过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增加清洁能源、森林碳汇和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

分行业方面,能源业要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的“革命”,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制造业要加速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新能源利用,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在生产、运输、消费等过程中确实减少碳排放;服务业就业人数多,且是耗能、排污大户,应大力推广使用节能减排技术,加快在衣食住行领域普及新能源利用;生态环保业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保护好湿地等生态系统,切实增加生态碳汇。

分部门方面,政府要出台零碳解决方案,通过加强气候立法、财政补贴、强制标准、监督管理,设立碳配额许可交易制度、碳强度调控制度、碳排放预算制度,利用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牢牢把控碳排放额度;金融部门要完善碳定价机制,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推动气候投融资及其国际合作,解决中国低碳融资缺口问题,支持绿色能源、绿色生产、绿色生活项目;企业要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包括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推动氢经济和氢社会建设。

总之,我国打造碳中和命运共同体,对外而言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大国责任与担当;对内而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继续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