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中原石油工程录井公司
钻井电子坐岗仪让监测更智能2021年01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静丽
□杨静丽 前不久,中原石油工程录井公司研发的钻井电子坐岗仪获得石油工程公司“百日攻坚创效”职工优秀创新创效成果一等奖。 坐岗观察是发现和预测井涌、井漏的主要手段,目前主要依靠坐岗人员在钻井现场通过不间断观察、测量、记录来完成。虽然这种坐岗观察制度在井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何使监测更智能、运行更安全?中原石油工程录井公司技术人员将目光投向电子坐岗智能监测技术,即开发一套智能电子坐岗监控技术,使坐岗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降低劳动强度,避免职业伤害,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作业,为现场井控提供最佳处理时机。 在确定研究目标后,科研团队通过技术调研、收集资料,分析、梳理了井控过程中关于坐岗观察的技术要求、流程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了系统技术架构。 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他们完成了方案设计、平台搭建、设备制造、现场试验、应用完善等一系列工作,开发出了电子坐岗仪系统。该系统包含无线采集处理、复杂环境下钻井液槽面视频采集与监测、智能预警等三项主要创新技术。钻井电子坐岗仪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系统软件取得软件著作权,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 目前,中原石油工程录井公司推广的电子坐岗仪,分别应用于中原、新疆、川渝等钻井现场,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电子坐岗监测,历史信息可查,改善了坐岗环境、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降低了作业风险、避免了职业伤害,有效提升了钻井现场井控安全保障能力,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