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把优化扩大到
企业围墙外

2021年01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司 文
16.8K

司 文

长岭炼化产生的废催化剂,以往低价返厂回收或运到省外处理,须支付高昂的物流费用。现在相邻的地方工业园建成以炼油废催化剂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回收提炼废催化剂中的重金属,使长岭炼化节约了运输费用,加工企业每年获得上亿元产值。

《中国石化报》2020年12月23日报道的区域优化案例,令人耳目一新。将优化资源配置的视野扩大至企业围墙之外,就会发现更多多方共赢的优化路径。

炼化生产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产生大量衍生品。以往许多衍生品低价外销或粗放处理,产品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实施隔墙优化后,拓展了资源优化循环利用的空间。以长岭炼化为例,40多家地方化工企业隔墙利用“三废”原料深加工,形成石化产业循环经济带,每年上缴税费上亿元,其中一家民企对钢铁企业副产品粗苯精制加工后输往长岭炼化,解决长岭炼化生产辅料来源问题。由此可见,隔墙优化大有可为。

一些炼化企业围墙内的废弃物,或许成为围墙外深加工企业的难得资源;一些围墙外的产品,也许能满足炼化企业的生产急需。只要以互利共赢的理念打破企业界限的束缚,推动资源深度利用,隔墙优化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