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大漠寒冬井勘忙

2021年01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谭 辉 田 昆 侯朋远
16.8K

谭 辉  田 昆  侯朋远

寒冬腊月,塔克拉玛干沙漠气温降至零下23摄氏度,耀眼白霜映衬着绵绵起伏的沙漠。西北油田工程服务中心井位勘定人员顶寒风,往返于大漠戈壁,对2020年最后一口井进行现场实地测量。

2020年12月25日清晨,在接到西北油田第一批勘探井且深1井井位勘定任务后,工程服务中心地面工程管理部技术负责人陆升阳和同事驱车近300公里,从塔河油田联合基地赶到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中地区且深区块,到达时已是傍晚。当天夜里,陆升阳组织井勘人员再次商讨第二天勘定任务的注意事项。

“明天我们4组人员同时打开观测仪,但处于沙漠腹地没有信号,相互之间无法取得联系,须提前计算好各自路途时间,并考虑观测仪架设快慢、系统设置花费时间等。”“估计半小时就能到观测点,8点出发,10点就可以开机观测了。”大家反复核对,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天天没亮,3个勘探组顾不上疲劳冲向黢黑的沙漠,要通过GPS数据比对计算出且深1井的准确坐标,再通过地图上井位分布情况,制定最佳勘定路线。

“且深1井是油田的一口风险探井,我们采用GPS测量控制网+RTK技术测量模式对井口位置进行精确观测,在实际地理位置进行标识,为下一步工序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陆升阳说。

经过3天长途跋涉,井勘人员连续作战,克服天气寒冷、信号传播不佳的困难,精准施工,最终确定且深1井的井位坐标,为今年勘探开发早日建产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