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1版:中国石化报01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深入推进外委转自营工作,实行项目公示、内部竞单、业务承接全流程闭环管理,完善考核激励、人力资源、技术能力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实现外委费用逐年大幅降低

“包出去的活儿,我们揽回来了”

2025年06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丁剑北 张 玉 杨冬玲
16.8K

    丁剑北 张 玉 杨冬玲

    6月24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管具技术服务中心焊接车间焊花飞溅,焊工专注加工一批循环罐。“这批活儿以前都是外委的,现在咱们自己干,质量心里更有底。”焊工班班长张师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在他身后整齐排列的焊接设备嗡嗡作响,“包出去的活儿,我们又揽回来了。”

    这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推进外委转自营工作的缩影。近年来,该公司牢固树立“自己的活自己干”理念,严控外委支出,加大自营承揽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实现800余个外委项目“自己干”,外委费用逐年大幅降低。“实践证明,资源优化无止境,一切成本皆可降。该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舒华文说。

    外委项目公示,内部单位“抢单”

    随着系统提示音响起,管具技术服务中心市场副总监党峰君的电脑屏幕上,弹出一条消息——临盘钻井项目管理部发布的旋转梯加工制作项目正在公示。看到信息后,他拨通了公示中的联系电话进行业务对接,按要求准备技术资料。

    近年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坚持“自己能干的活坚决不外委”,建立从项目公示、内部竞单到业务承接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要求所有外委项目必须经过平台公示并优先由内部单位承揽,有效确保内部资源高效利用。截至目前,各内部单位通过公示平台累计承揽原外委项目802个。

    “我们将项目公示作为对外招标、合同签订、费用支付的前置条件,没有在平台公示的项目一律不能外委。”该公司企业管理部高级主管邢涛介绍。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依托平台建立“内部抢单”机制,项目公示期间,内部单位抢单成功后,公司职能部门会督导双方进行对接、落实进度。

    “公示平台就像‘内部淘宝’,我们抢到了不少过去外委的项目。”在党峰君等人的努力下,5天后,临盘钻井项目管理部旋转梯加工制作项目“花落”管具技术服务中心。

    聚焦重点问题,完善体制机制

    过去,井下作业公司大量钻井液需要外购,虽然理论上可以省下这笔费用来,但“没技术,不会干”。为此,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成立钻井液技术攻关团队,自主研发出多类型钻井液体系,2023年以来节约外委费用1600余万元。

    随着外委转自营工作推进,考核激励、人力资源、技术能力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

    该公司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外委公示平台上项目发布单位和承揽单位,根据节省费用和结算金额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和效益指标考核。

    针对主要承揽单位人员老化、人力资源紧张“没人干”的情况,他们采取后勤转岗一线、内部劳务输出、盘活富余人员等措施,2024年以来累计为141个项目优化调剂人员1330人次,有效满足自营需求。

    针对部分承揽单位技术能力不足“不会干”的情况,该公司加大设备维修、工具加工等通用外委业务培训力度,强化钻井液等技术自主攻关,全力提升自营本领。

    强化整体统筹,推动“吃干榨尽”

    “承揽项目的力量分散,是产能跟不上的一大原因。”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企业管理部经理朱长林说。经过努力,该公司内部单位承揽了大部分制修业务,但受产能限制,还是有个别业务进行外委。

    聚焦产能限制,该公司组织人员前往相关单位把脉问诊。过去,野营房制新业务由5家内部单位共同承揽,需求集中时,因缺少统筹,生产周期、排产能力难以满足要求;业务需求低时,又会出现人员和设备闲置的情况。

    为此,今年5月,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将各内部单位原先承揽的制修业务,统一归口到管具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规模优势。不久前,管具技术服务中心承揽了井下作业公司压裂井口检维修及试压业务,仅用5天就高效完成2台压裂井口设备维修测试。

    “我们的目标是所有制修业务实现零外委、全自营。”朱长林说,推进制修业务重组的同时,他们还对1182个劳务型外委项目逐一分析,重点挖掘外部市场项目转自营潜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