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安全隐患排查
需“追根究底”

2025年06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梁 静
16.8K

    梁 静

    安全隐患排查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是防范生产事故、保障稳定运营的关键环节。面对潜藏在生产环节的各类风险,企业需以“追根究底”的态度开展隐患排查,杜绝形式主义,从根源上消除隐患,筑牢安全生产屏障。

    要善用科学方法“抽丝剥茧”溯源。隐患往往具有隐蔽性与复杂性,表层问题背后通常隐藏着技术缺陷、管理漏洞、人为因素等深层诱因。企业应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方式,综合运用“五个回归(职责回归、制度回归、能力回归、资源回归、考核回归)”溯源分析法,对隐患成因开展系统诊断。例如设备故障,既要即时维修,也需追溯日常维护管理缺失、人员技能培训不足等根源,通过系统分析,掌握隐患成因,为精准治理提供依据。

    需建立长效机制“深挖细究”破局。隐患排查必须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一些看似微小的问题若不及时整治整改,极易引发联锁反应。企业需构建常态化、网格化排查机制,发动全员开展生产区域的“地毯式”排查,确保无死角无盲区。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风险等级分类建档,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期限,实行挂牌督办,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实现隐患治理闭环管理。

    应坚持系统思维“标本兼治”固本。企业应通过隐患排查总结规律,举一反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优化生产流程,强化全员安全培训。针对反复出现的隐患,引入智能化监测设备实现实时预警,修订操作规程填补管理空白,以制度约束、技术赋能、文化浸润多管齐下,形成“排查—治理—提升”的良性循环,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