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落户”石化的野生动物们

金眶鸻,你是输气站最萌的鸟儿
2022年06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丽娟 汤国毅 李 昱
16.8K

金眶鸻 陈德智 摄

    编者按:

    珍稀鸟儿归巢,罕见植物重现。这些生态标志都在向我们证明,中国石化践行“奉献清洁能源,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石化生产生活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在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来听石化员工讲述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故事。

    杨丽娟/口述 汤国毅 李 昱/整理

    在江汉油田水杉公园茂密的树林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各种鸟类。它们以树林为家,时而穿梭其间,时而歇枝栖息,动听的歌声成为夏天最美的音符。然而,我见过一种古怪精灵的小鸟,它们以井场的铺路石为家,在这里生息繁衍,演绎出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2019年10月,因为工作需要,我们采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从江汉油田搬到西气东输湖广输气分公司长沙站工作,输气站场远离城市较为偏僻。今年3月,我们在工作时发现,工艺区石子路边有一个简陋的鸟窝。鸟窝由少量细软的干草围成,里面有4枚带着黑麻点的鸟蛋。看着这个场景,姐妹们都有点哭笑不得,鸟巢不是在树上吗?是哪只粗心的鸟妈妈把鸟蛋下在石头地上?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决定找到鸟妈妈。于是,我们在鸟窝旁边放了一块石头作标记,提醒大家不要踩到鸟蛋。就这样,一场“守巢待鸟”的行动开始了。

    几天过去,输气站场的工作一切如常,每天巡检验漏时,同事都习惯到鸟窝前瞄上几眼,4枚鸟蛋静静地躺在简陋的鸟窝里,始终没有看到鸟妈妈的真容。大伙儿也都在猜测,这些鸟蛋会不会被遗弃了?

    3月的湖南,昼夜温差大,这些鸟蛋该不会被冻坏吧?我们在担忧中又过了两天。这天下午,现场巡检的同事通过对讲机兴奋地向我们报告:发现鸟妈妈踪迹,快来!我们赶忙来到工艺区,在同事的指引下,看到一个体型较小、眼镶金边、行动迅速的小鸟。它灰白色的羽毛隐藏于石子间,若不移动,很难看清它的踪影。

    有了这个重大发现,同事悬着的心放下来,但又开始担忧起小鸟的孵化来。刚开始,鸟妈妈远远地看到红色的工衣就会迅速飞离鸟窝,见没有危险,又飞回来。一来二去,鸟妈妈始终与我们保持着安全距离。后来,似乎意识到我们不会去伤害它,遇到我们经过时,也就抬头瞅我们两眼,然后就安心地孵起蛋来。

    我们很关心孵蛋的进程,悄悄走近鸟窝,想看个真切。只见鸟妈妈“啾啾”两声,迅速离开鸟窝,在不远处先是与我们对峙片刻,见我们没走,就不断扑腾着翅膀,一条腿伸直,似金鸡独立状,然后倒地不动了。我们吓坏了,赶紧跑过去。还没等靠近,它就突然站起身来,敏捷地撒开纤细的小腿向前跑,没跑几米,就停下来观察我们的动静,见我们没动,它又开始边扇动翅膀边伸腿,然后倒地不动。这样来回折腾了好几次,我们被鸟妈妈古怪的“表演”彻底整懵了。

    鸟妈妈显然没受伤,那它这样做究竟是为啥呢?带着疑问,我们凭借记忆在网上搜索湖南的常见鸟类,一张张图片辨认,终于找到一张与鸟妈妈相似的图片——金眶鸻。

    金眶鸻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军事家”。羽毛和蛋的颜色与石子高度相似,这是“瞒天过海”之计;为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而远离鸟巢,是“调虎离山”和“声东击西”之计;一计不成,再施一计,用佯装受伤迷惑来犯之敌,这像极了“苦肉计”。我们顿时被这个高智商的鸟儿所折服。

    在知道鸟妈妈大有来头后,输气站的同事更加关注小鸟的孵化。4月底,4只幼鸟相继破壳而出,一出壳就能行走。它们浑身长满灰白相间的绒毛,大大的嘴巴很是可爱。幼鸟长得很快,不到一个月就能随妈妈一起飞行。

    幼鸟出壳的那几天刚好气温偏高,太阳很烈,我们就拿来纸壳给幼鸟遮阳。结果,这一举动吓坏了鸟妈妈。晚上,它带着幼鸟挪到了另一块石子地上,看到人也更加警觉。为了幼鸟的安全,同事们也尽量不去打扰。看着它们一家其乐融融,我们很开心。

    又过了十余天,石子地里没了鸟妈妈和幼鸟的身影,它们已经到更广阔的天地里翱翔去了。看到鸟去巢空,大家有些不舍,与它们的相遇犹如雨后彩虹,短暂而精彩。

    休假回到江汉,我把金眶鸻的故事当成奇闻讲给朋友们听。他们听了哈哈一笑:“金眶鸻早就是我们江汉的常客了。咱们油田鸟类摄影师陈德智还专门拍摄了金眶鸻在井场生活的专题片,还在省里拿了金奖呢。”

    环境的改善拓展了鸟类的生存空间,环保意识的增强使人与鸟类和谐相处,共享清风蓝天。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知鸟爱鸟、懂鸟护鸟的石油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